情绪性是以行为的非特异性感情成分为基础的一

摘 要

  在一定的新异情境下,行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随着时间即随着情境变得失去新异性而习惯化。这种变化能最好被描述为是取决于情绪性的。在这方面同样有关的是研究早期体验对其后

在一定的新异情境下,行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随着时间即随着情境变得失去新异性而习惯化。这种变化能最好被描述为是取决于情绪性的。在这方面同样有关的是研究早期体验对其后情绪性的影响。这样的研究通常包括给年幼动物施以电击或系统的触摸,当它们成年后在户外情境中进行检验。

最一般的发现是在婴儿时期提高某类刺激会形成更坚强的、更少情绪的成人。或者用另一方式说,因早期生活阶段暴露在应激中而提高了以后对应激的抵抗力,这可能是逆遗传素质的作用。概括论述沃尔什和卡明斯通过对户外测验的批评性考察而提出的某些意见和对进一步研究的指示将作为本部分的结束。

他们论证说确定在户外测验中测量什么的通常的方法是直觉的和拟人的,这一点导致情绪性概念的广泛使用。他们把描述为:“以行为的非特异性感情成分为基础的一种存在。”从试图更精确地证实这一概念的尝试来看,只能得出结论说,排便和潜伏期是合理的指标上面已论述了这一点。

沃尔什和卡明斯还指出在户外研究中常常把恐惧用作解释这一现象的对象。但是他们未能找到区别恐惧和情绪性的好方法。沃尔什和卡明斯用户外技术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几个恰当的规定。首先,他们极力主张对所用的被试者、设备和测量技术等做出准确的描述。

当然,并不只是户外研究能从这种努力中获益。其次,他们还主张采用多因素实验来代替那些只能控制一种自变量的实验。作为这一建议的理由是,这种研究是更节俭的并且不对行为的添加物做任何设想,而人们常常无根据地在户外研究之前做出这种设想。在因变量方面,沃尔什和卡明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广泛联系的条件和对被试者进行可靠性和有效性测验的需求上。

同时,他们强烈要求要通过因素分析和生态学资料而力图使研究的构成物有效。这可能有助于去防止做出不合理的判断。使用户外测验对情绪性的研究将能从沃尔什和卡明斯提出的规范中获益是确定无疑的。然而,这是否有助于对所设想的研究对象做出更好的理解,还有待于今后做出判断。

先期发生、同时发生而非偶然发生的令人厌恶的刺激对正在进行中的行为,无论是完成行为还是工具性行为的影响已经得到过许多不同的研究。这一领域的工作是从试图对以下的假设提供有力的证据中产生的。这种假设是:恐惧是一种驱力,它将促进以其他驱力为基础的行为(赫尔的有关和无关驱力的累积的观点)。因此,如果恐惧可以独立于其他行为而产生,那么它应导致对行为的促进作用。

西格尔按照有规律的摄生法剥夺白鼠的食物和水,并测量他们对水的摄取。在测验日,恰在动物接近食物和水的正常时间以前(着重号为译者所加),实验组白鼠受到“适当强度”水平的电击。这一程序的理论根据是,电击抑制了唾液分泌,这会使饮水量增加。控制组未受到电击。存在的趋势是实验组比控制组喝更多的水。但是,这个结果只是由一种动物的实验提供的。

在西格尔进行研究的时候,先前的电击对完成行为的促进效果是在无关驱力(由电击引起)加有关驱力(由食物和水的剥夺引起)的赫尔理论的框架之内进行解释的。但与此相反,效果也可能是由于有害刺激引起的直接和持续的情绪效果所引起的。阿姆塞尔和其他人的研究增加了这一局面的复杂性。阿姆塞尔测量了白鼠在一条笔直小道上的跑速。为了逃避电击,白鼠必须离开电启动箱进入跑道。它们被剥夺了0小时或22个小时的食物,它们并未在跑道上进食。

到第三天,无关(受电击的)饥饿组比控制组明显地跑得更快。阿姆塞尔把它解释为,这是电击的残余效应和饥饿驱力的累积的结果。阿姆塞尔等给白鼠建立了一种摄生法,让它们每过12小时接近水10分钟。这一规律实行十四天之后,在一种不同的情境中,在恰恰应该喝水之前对老鼠进行电击。所有的动物都按这一方式接受了三天电击,然后在随后的两天中,一半的动物在第一天受到电击,另一半在第二天受到电击。

在前三天中,两组动物的水的摄取量显著提高,但未受电击的控制组动物在这方面没有提高。同样,在最后两天中当把受到电击和未受电击的动物相比较时,它们并不存在着差异。阿姆塞尔等扩大了这一结果,他们证实电击干扰完成行为的程度取决于在电击和试验情境之间的相似性。在这个研究中,经观察不存在对饮水行为的促进,莱文在饮水笼这一不同的情境中施以电击的结果也是如此。

因此,在这一点上,很难确定情绪性起着驱力作用的这类假设。阿姆塞和马尔茨曼在进行区分时做了唯一明确的阐述:痛苦,一对有害刺激的反应;焦虑(恐惧),一种条件性痛苦反应;情绪性,一种在痛苦之后的持续反应。然而,此时的抑制结果主要可解释为电击对正在进行着的行为的普通抑制效果的泛化。最近,已经清楚地证实了“情绪性”确实促进饮水。莫耶和本宁格证明,先前由于触摸而抑制了一段时间摄水的白鼠这时因受到强烈的电击而促进了饮水。

莫耶提出情绪性的新异效果可能压倒了任何促进的效果。因此,只有先前在饮水情境中体验到情绪性的动物才会喝得更多。他用一个极充分的包括用触摸、电击或放置于电击箱中以引起情绪性的研究确定了这一点。他的结果是显著的,并且证明饮水的促进出现于那些对情绪性已有某些先期体验的动物之中;情绪性的新异性这时已经习惯化了。莱文也出示了在电击组(120秒,0.8毫安)和入箱组(在饮水前只被放入电击有而无电击)中的促进饮水的明显证据。

接受了四次每次间隔10分钟的20秒电击的白鼠和仅仅在电击箱中呆了同样长时间的白鼠都显现出了抑制。虽然这些结果增加了莫耶的内容,但它们显示的对比效果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毕竟是不清楚的。有关先前电击和摄水的这些发现的普遍性已经按若干方式而扩展了。西格尔等人按照22个小时食物剥夺的时间表喂养白鼠。在这种摄生法进行的第六十天后,实验组被带到一个不同的情境中,并恰好在进食之前接受了电击。结果是它们比未受电击的控制组吃得更多。

斯托曼提供了一个类似的进食促进的证明,他按照23个小时食物剥夺的时间表喂养白鼠,直到摄取量稳定化。在测验日,白鼠在与家笼截然不同的电击箱内接受了三种持续时间(3、30或300秒)的电击(2.65毫安)。电击在动物接近食物的通常时间之前出现。在测验日,某些被试的食物中掺入了奎宁。接受正常食物(未掺奎宁)和三秒钟电击的白鼠与未受电击的控制组相比,摄入量显著提高,同时在30秒和300秒组中显示出降低。

当食物中掺入了奎宁时,随着电击持续时间的提高出现摄取量的单一性降低。这个结果被解释为反映了“焦虑”电击的持续效果(情绪性)和食物的刺激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这还可说明电击在更高水平上的结果是暂时性双阶段的:及时的进食抑制出现了,此后接受正常食物的白鼠逐渐恢复。但在奎宁组中,最初抑制的消散使奎宁发挥作用,并使摄入量减少。效应的时间过程支持了这种解释。

迈尔对斯托曼的结果提出了另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与莫耶对情绪性的新异性的论述相符合。由此,奎宁组的食物摄取量在低的电击后所以被抑制很可能是由于奎宁的新异性。因而,实验情境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扩大电击可能引起的抑制性效果。正象迈尔指出的,如果食物变香甜了而不是变苦了,情况也会是如此。斯托曼等人在参项研究中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这项研究也确定了电击对进食的促进效果。被剥夺了食物的白鼠的摄取量受到测量直到它已经稳定化。

然后,在接近食物的时间之前,它们按0,0.5,1.5,2.5或3.5毫安的强度接受了3或30秒的电击。在测验日,食物中掺入0%,10%或25%的蔗糖。电击强度在感觉上是不显著的,白鼠在3秒钟后摄入量普遍增加,并且在30秒钟后为普遍抑制。在蔗糖的掺入和电击间并不存在相互影响。

这个结果与早先的奎宁结果不同,而且也不符合关于新异性的假设。研究前厌恶刺激的泛化效果的第二种方法是论述工具性行为。但是,在促进行为效果方面几乎不存在什么证据。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